沛县论坛

搜索

八里屯社区:柳条“编”出致富路

[复制链接]
新闻速递 发表于 2020-8-14 07:36:31|来自:中国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足不出户编出致富路,汉源街道八里屯社区,传统柳编焕发新活力。

在八里屯村头,一个约5平方米的地窖里,60岁的柳编手艺人胡玉仁正埋头忙碌着。细长的柳条,在他的手中有节奏地上下摆动,每打一条横线,胡玉仁都要使劲勒紧。编柳条时,也尽量勒得密密实实不留一点缝隙。胡玉仁介绍,柳条要先用水泡两个小时,有了韧性后再拿到地窖里编,地窖里潮湿,编织时柳条不易折断。

在胡玉仁的记忆里,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八里屯就是远近闻名的“柳编村”,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柳编手艺人,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他们就在家用柳条编制簸箕、箩筐等一些日常用品,拿到集市上去卖,八里屯的柳编还一度成为那个年代周边集市上的香“饽饽”。现如今,作为八里屯一项传统的手工产业,仍有一半以上的人会柳编。

这位老师傅叫邓连超,今年70岁,从十五六岁他就跟着父亲学柳编,凭借着这门手艺,他们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仅买了车,还在城里买了房。

看到柳编效益这么好,相邻村庄的不少村民也前来取经,形成了以八里屯为中心,辐射周围十几个村庄的柳编产业。柳编制品也从最初的簸箕、篮子、箩筐等向沙发、茶几、桌子、工艺品等转变。制作工具用上了打条机,大大提高了效率。

与此同时,为了让柳编制品更好地销售出去,给这些手艺人带来更多的收益,八里屯的柳编制品被搬上了网络,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朱翠便是这家网上店铺的老板。每天下午,她总会骑上三轮车挨家挨户地上门收购。

村民魏俊荣今天共编好了两个大号箩筐,拿到了240块钱。他高兴地说,现在上门收购,自己再也不用到各个村去卖了。

“线上+线下、订单+零售”八里屯的柳编制品销售渠道越来越,广业务量也越来越大,年增值达到5000多万元,1000多名村民依靠柳编走上了致富路。


作者:许曼婷 赵涛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