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童话这本书似乎太薄,还没仔细的逐页阅读,就到了末页。当掀开2020冬的扉页,又一次情不自禁地随运动休闲俱乐部再下婺源去寻找深秋之美。
吾本凡夫,安论艺术?虽绝无艺术大家的才学,但多少有一点他们的执着,有点儿搞笑,甚至是肥了胆儿仿效大师刘海粟鲐背之年十上黄山,来了个年近古稀下九下婺源。其实呢,数次赴婺源游玩的大有人在,不说运动休闲俱乐部的负责人王老师,单说2017年春天在婺源的虹关偶遇一天津中年女子,交谈中得知,她每年春天都从天津来到婺源,虽然无亲无故,也不从事文学和摄影,她仅仅就是在虹关到官坑十几里的山路上走一趟,在千年大樟树下与村民聊天,几天的生活,安抚了一颗潮湿的心,然后返回天津,静静地等候岁月的轮回。
婺源和沛县在历史上有个相同点,如同沛县曾短暂归属过山东管理,婺源也曾在全国解放前归属过安徽管辖。也如同沛县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与山东接近一样,婺源的人文尖骨子里一直传承着徽派的基因。最直观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马头墙。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没有把皖南与婺源区分开来。
无论是在懵懂的少年时代,还是步入老年,一直都喜爱那浩瀚的夜空,尤其是喜欢拍照以来,就有了星空梦。曾好多次驱车去微山湖边,在寂静的湖边田地里寻找合适的星空拍摄点,也曾背着器材到山西王莽岭、安徽查平坦和青藏高原上去圆星空梦,但一直没能如愿。此次去婺源,本也没有打算拍到理想的星空,所以连超广镜头和必备的三角架都没带。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车程,午夜十一点多才到达江西景德镇的瑶里,这里是大山的深处,灯光稀落,一下车就发现夜色的美丽让人迷醉,仰望苍穹,繁星点缀夜空,星星又大又密又亮,周边没有光污染,绝对是拍星空的理想之地,朋友们下车都去办理入住,我迅速打开背包,取出相机,快步走向更为黑暗的地方,调整好参数,因为没有三角架,就把相机放在油菜地里,估摸着拍了十多张图片,有几张还比较理想。第二天凌晨四点,我又早早起床拍了一些星空图片,将此星空美景变成了永恒记录,婺源的瑶里大山深处,终于圆了一个拍摄星空的梦想。
很多人都说江西“最没存在感的南方省份”,其实除了红色精神文化之外“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她,景点密布,美食多样,惊喜不断,是一处值得多次前来寻梦的地方。农家宾馆依山而建,比较整洁,装修也上档次。老板夫妇个头都比较瘦小,但十分精明和精神,早餐简单,两小盘咸菜和白米稀饭,很显然稀饭是泡出来的,不像我们北方是熬出来的。等了好一会也不见馒头、面条上桌,只有一大盘类似炒的竹笋,用筷子夹了一点品尝,味道象我们家的炒面,老板前来解释说,这就是主食,是当地特色小吃叫“京水帮”,老板普通话讲不好,反复说了多遍,众人皆是茫然,看来都没弄清什么是“京水帮”。
老板滔滔不绝的介绍这道,大意就是糯米浸泡后用石磨磨细,放笼上蒸熟,然后在竹席上晾干,最后将晾成石头块一样的面饼放进注满井水容器盖好,6、7天就需换一次深井的井水,吃的时候捞出来,切成薄片或刨丝,加上腊肉、蒜苗、青菜等加工而成。边吃边思索,猛然想到,其中有面块浸泡时需要不断换新鲜井水环节,“京水帮”莫不会是“井水粑”?
一方水土,无数美食,人们都用非凡的智慧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历经沧桑,那些曾经只是为了果腹的简单的食材如今已变成了一道道风味独特的美食,我们大快朵颐和的“井水粑”便是其中之一。叹服纯朴的山里人的智慧辛劳,让普通的家常饭为众多游人平添乡愁,让乡村普通的美食成为乡土文化的标志。
餐毕上车,辞别热情的老板夫妇,车子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去20多公里的石城。山道弯弯,大巴车的发动机沉闷的吼着,爬过一个个山头,太阳在连绵山峦上冉冉升起。车子下坡,跑的轻快,不经意间经过了一个路口,这才发现已经错过了石城景区的入口,只得缓缓倒车,购票进入景区,只见路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停车位,下车后发现远处半山腰密密麻麻站满了人,看到炊烟袅袅的村庄,机不可失!于是快速向山头方向奔去。
摄影圈里的人对石城这个地方,想必没有人陌生,因为这里因古老的村落、千年的大树、苍茫的山峰、迷人的晨雾、壮观的日出而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最爱。一路小跑,气喘吁吁,瞅准一颗叶子泛黄的小树,立即停下来以它为前景,拍了几张烟雾升腾中的村落,来不及收拾,就抱着相机,继续狂奔。太阳在升高,烟雾在升起,到达远处的山顶已经不可能,只好就近找拍摄位置。想想也是,漫山遍野的摄影者,又有几个是摄影家,咱又不是拍作品级的图片,只是到此一游的记录,何必把自己折腾的那么累?
徽派,红枫,炊烟,晨雾,形成了石城独一无二的秋色,接连转换几个位置用相机拍了些照片,空中的无人机犹如成群的蜜蜂嗡嗡飞来飞去,有人说这里是地无三尺平并不准确,应该是地无三寸平吧,连脸盆大小的平整空白土地都长不到,几经寻找在一处菜里发现一块表面平整的石头,可以充当无人机的起飞点。取出无人机,准备妥当后才发现电量不到20%!顿时感觉透心凉,临来之前电池都充满了电,可更换过的这块电池竟然亏电,车上还有2块满电的电池,去车上取需要很长的时候,到时烟雾只怕早已散尽。只好冒着风险起飞,低电量报警的提示弄的心神不安,升高到100多米处不敢再高,也不敢向远处飞,只好旋转着拍了一段录像和一些照片,在强制降落的提示中,无人机心有不甘地降落下来,此时电量已经耗尽。
雾气弥漫的村子美的让人无法抗拒,我沿着田埂小道下行,去村子里转转,逼仄的巷子都是青石铺就,窄的地方遇到对面有来人得侧身而过。村民有的端着饭碗,三五成群的边吃边聊,完全忽视了那些鱼贯而过的各色人流的存在。对于“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这个定义,显然不适用于他们,因为这个地方可以让人发呆,但绝对不会呆腻。在小巷一处卖豆腐脑的摊点上遇到同行的三位朋友,于是结伴而行,在斑驳的老墙下和落满树叶长满苔藓的乌瓦前拍了些亦庄亦谐的照片。在树下看到还在着火冒着烟雾的铁盆,原来这里所谓的炊烟竟然也是人造的!这分明就是制造污染嘛?所幸,连绵的大山原谅了木料燃烧释放出的烟雾,因为它制造出了很多的人们需要的美感,和期盼中的田园生活,只不过,经济利益催生出这种现象能存在多久,不得而知。
石城的美是永恒的,比如村落和建筑,但有的美是短暂的,比如炊烟和晨雾。在这里我们是匆匆过客,不可能像其它人在这里一种就是好多天。两个多小时后就离开石城前往被称为中国最圆的入卦村庄——“脸盆村”,菊径村四周环水,村外的公路沿着河岸呈现圆弧型绕村而过,一些木板桥与公路相连。密集的民居,跨河的木桥,潺潺的小河,环抱的大山,让这个独特别致的村落成为了一个世外桃源。观看村庄的全景需要登高,破坏心情的是该村在登高的楼梯前逐人收费,美其名曰是“垃圾清理费”每人20元。数额不多,可是这仲做法让这个美丽的村庄失去了某些应有的色彩。
据来过的朋友介绍,在这座如同马蹄形这样保存完好的古老村庄里有几座廊桥和宗祠,村内巷陌交错,木雕建筑颇多,村民淳朴厚道,热情好客,只可惜我们还要赶往思溪延村和月亮湾、汪口,时间紧张,不可多作停留。
在路边一徽菜馆午餐,徽派饮食文化与徽派建筑一样,清新而悦目,虽然没有徐淮饮食的色泽浓郁,异香扑鼻,却也精细精致,搭配得当,山野果蔬,梅菜干笋,活鱼现杀,奇嫩无比,让人垂涎三尺。相比家乡那种高油高脂的做菜方法,这些清香可口菜肴将会使人远离“三高”的困扰,永葆身体的健康。
思溪延村,这座被称为“儒商第一村”村子八年前就曾经到访过,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此次再次重游,为得是做一下对比,八年后那几条雨巷可安在?戴望舒笔下丁香姑娘可安好?这个古村落中的跨河而建的老桥依然如昨,那几条宽窄不一的巷子依然保持着原貌,时间过去了八年,这个村庄的一切没有改变,就连那座让人穿越到旧时田园村落中的“明训堂”的主人模样丝毫没有改变。
走进思溪延村的古老街道,家家都是木门半掩不设防,仿佛我们就是家的主人,不管是你静座还是凝思,置身其中就会有有一种穿越感,令人不禁回忆起小村的四五百年的历史沧桑。
婺源的月亮湾因江中有一江心洲如一弯眉月而得名。每次来婺源,差不多都要路过月亮湾,除了第一次外大多是在车上看几眼。这一次专程来月亮湾,感觉这里已经完全变了。八年前在这里曾遭遇有惊有险的山体雨后塌方,落石滚过路面落在脚下,人们惊呼着四处躲避。那时月亮湾鲜有游人,拍照者也寥寥无几,可这一次的情形截然不同了!路的一侧满满的全是车辆,另一侧全是游人,水面上和岸边遍布游船,当地人频频招揽游人坐船游玩,对于摄影者则追着讨钱,举着小纸片言称:此处拍照收费十元!满心中的绿树较之八年前已经长高了,月亮湾因此也不像月亮了,同样,作为旅游大县的婺源,圈地收费这种让人心里塞满稻草感觉,也很快让美丽不覆存在,试问这种“占地为王”圈地收费乱象何时了?
傍晚时分抵达住宿地点汪口景区,住宿条件也很不错,较前些年的民居大为改善,饭菜质量也很好。汪口景区近在咫尺,许多朋友忘记车船劳顿,意犹如未尽,夜访汪口古村,几位相见恨晚酒友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谈兴正浓,两张牌桌前十多位朋友掼蛋大战正酣……。
次日早起,早餐后直奔篁岭景区而去。篁岭景区在婺源所有景区中显得有些另类,说它另类是有原因的,一是它的门票不在婺源旅游的通票之列;二是它虽然不收门票,但它的缆车价格高达145元每人,让人咋舌;三是没有徒步上山的选择,必须强制乘坐缆车!尽管如此,篁岭景区经常还是人满为患,这就是缘于景区的性价比高原因了。
业界称篁岭是婺源旅游的浓缩,同行的朋友说篁岭是此次出游的压轴戏。想来也是,春有层层叠叠的梯田油菜花,伙有红枫伴晒秋,这里集村落、树群、花海、流水和晒秋为一体的最美乡村景致。难怪会被网友誉为“世界最美村庄”。
初冬时节,晒秋正当时。在地无三尺平的篁岭,每家每户的晒台上,大大的竹箩里里晒着红艳艳的辣椒,金灿灿的菊花,绿油油的箬叶,缤纷的五彩织成了“篁岭晒秋”的经典画锦!难怪有人说,婺源的秋就是这样晒出来的。
好在我们来的时间还算早,上得山来,游人还不多,看过古树群,游过花溪水街,再来到经典的晒秋人家,后在逛过天街,然后去垒心桥(玻璃桥),透过摇晃的桥面向下窥探,溪水怪石尽收眼底,十分刺激。途中遇一中年男子热情地打招呼:“你好!又见到你了!”我犹豫了一下,看四周并无其它人,确定他是对我说话。这莫不会是“他乡遇故知”?看到我的疑惑,男子说,昨天早上我们在石城见过面。我迅速反应过来,愉快地与他交谈一阵。想想也是,漫漫旅途中能与茫茫人海中的他相识并再次相遇,这本来就是一种机缘,萍水相逢也是如此的美好!
最后沿原路返回到天街,路窄方显游人多,有很多卡脖子路段已经拥挤不动,夹在人流中没一会就挤出一身汗。这个时候想在找一处安静地方拍些照片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山美水美景美,乡情乡恋乡愁。篁岭景区并不大,可是内涵极其丰富,每个人都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冲出人流,匆匆下山,下山的人虽然很多,可是缆车无须排队,井然有序,想来这个景区已经相当成熟,有能力应对汹涌而来的客流,原本下山需要排长队的担心已是多余。
初冬时节来婺源寻找秋天,绝对是一场不亚于春天探访油菜花感受的色彩斑斓的晒秋体验,因为只有在这个时节树林才会呈现出五彩的丰富颜色,落叶之后土地才会袒露健康肤色,这种沁人肺腑的深秋美是不可言喻也不可想像的,只有亲身邂逅和零距离的接触才会体会到的。热衷于户外活动你和她,一定有着同样的信念——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心灵与脚步总有一个在路上,或许这个时节你正从不同的方向奔向中国最美乡村——婺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