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论坛

搜索

新华日报评:全面叫停校外培训机构是懒政 怠政 很不可取 防止一刀切的形式主义

[复制链接]
大风起兮 发表于 2022-7-3 16:06:40|来自:中国江苏徐州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网络 舞蹈美育网 2022-04-15 21:51



校外培训之乱要整治、纠偏,没有培训资质的要坚决取缔,但“一刀切”式的全面叫停或关停校外培训机构的懒政、怠政行为也很不可取。——新华日报说的

再者,全面关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效果来看,并未能够真正减轻家长的课业培训经济负担。因为“家长、学生需求仍在,虽然“地上培训”被禁止了,但背地里“暗流汹涌”,很多转移到“地下培训”。

文中评议,对于合规教培公司而言,应是一个可继续经营的良好信号。以下是评议全文:

最近,全国一些地方全面叫停或关停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引起舆论关注,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

不加分析地全面叫停或关停校外培训机构,也给那些确有接受培训需求的学生添了堵。目前不少学校还不能实现“小班化”教学,未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导致对学生个体差异重视不够。对于学习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课上内容未必能满足其学习要求;对于基础相对略差的学生,教师的授课内容可能又远超其理解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假期,通过课外补习获得更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知识显然是一种正当需求。合法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是学校教育的丰富和补充,能够帮助学校弥补教育教学短板,助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赶上其他同学。

再从全面关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效果来看,并未能够真正减轻家长的课业培训经济负担。因为家长、学生需求仍在,虽然“地上培训”被禁止了,但背地里“暗流汹涌”,很多转移到“地下培训”。由于 “低成本”校外培训被关,补习门槛被人为提高,一些地方从集中培训方式变为上门辅导等模式,甚至是“一对一”的高价辅导,家长付出的培训费不减反增,负担进一步加大。

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孩子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作为决策者,既应有理性的思考,也要有人性的温度;既要严格执法,也要因势利导。校外培训之乱要整治、纠偏,没有培训资质的要坚决取缔,但“一刀切”式的全面叫停或关停校外培训机构的懒政、怠政行为也很不可取。只有用心、用情,坚持科学行政、规范监督、依法监管,才能走出校外培训“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图文来源:新华日报



因疫情影响,全国多地的培训机构都面临经营困境。据报道,最近宁波很多非学科类教培从业者在问政平台留言板留言求援,称“线下门店停课,导致经营困难,房租、工资等经营成本让我雪上加霜!租的场地属于国有资产,可不可以给企业适当免租?我们需要生存下去。”



要不要为校外培训机构纾困?这本不是什么问题。为进一步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办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影响,北京市就曾出台相关纾困政策,采取减免房租、延期纳税、发放补助等方式进行支持。



上述政策明确,“教育机构承租北京市及各区属国有企业房产从事办学活动,依照防疫规定延期开学或暂停培训且不裁员、少裁员的,免收2月份房租。”“受疫情影响纳税申报困难的教育机构,可依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个月。对受疫情影响的‘定期定额’户,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定额,或简化停业手续。”等等。



但目前看来,还没有地方出台针对培训机构的纾困政策。这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法理之外。



所谓意料之中,是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包括学科类培训机构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的思路本就“从严”,有的地方监管部门甚至还存在培训机构“越少越好”的想法,因此,对于培训机构因疫情陷入经营困境,并不同情,希望机构知难而退,选择关门。



但这却在情理、法理之外。校外培训机构,无论是学科类培训机构,还是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只要是合法机构,都承担着交税、解决人员就业的社会责任。如果机构陷入经营困境,可能导致裁员、学员退费纠纷等社会问题。



为了“自救”,有的培训机构还可能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违规开展线下培训,这是不利于疫情防控的。



为培训机构纾困,从根本上说,涉及到对培训机构的正确认识。毋庸置疑,社会仍存在对校外培训机构“污名化”的舆论倾向,认为机构逐利、制造教育焦虑、加重培训负担。这是颇为片面、极端的。



进行艺术、体育、科技以及素养培训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根据“双减”政策,这些培训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弥补了学校美育、体育、素养教育资源的不足。此外,这些培训多通过线下方式进行,受疫情影响,线下培训关停,这些机构面临较大的房租、人员工资压力,如果不能为他们纾困,就可能陷入生存困境、破产关门。



合法的培训机构,包括面向中小学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以及面向成人的职业培训、社会培训机构,都是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因此,必须有对培训机构的正确认识和定位。至少应该把培训行业作为一个合法的行业,给予平等的纾困对待,而不是将其排除在纾困之外。要考虑培训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台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引导培训机构规范经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