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论坛

搜索

深秋里最后的送别

[复制链接]
老家杨屯 发表于 2023-11-2 08:25:56|来自:中国江苏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韩钦明 h苏北之北
58ee3d6d55fbb2fb0db35b69fe5f21a94723dcd7@f_auto_edit_1327573886659922.jpg


10月27日早上,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就想写点什么:一是深感意外,二是莫名悲伤。两种情绪与情感交织在一起,汇成的是伤感、压抑、悲怆、还有意难平......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与他,那是庙堂与江湖的距离,那是云与泥的不同。为什么,感觉他是那么亲切,想到他,眼中会泪水盈眶? 

10月27日,《新京报》微信公众号所发了那条消息之后,我写了这么一条留言:“李总li,您在任时所做的努力,百姓看得到。您的力不从心、您的无可奈何

......

大家能理解......

一路走好!

但是,这一句留言,并没有显示在留言里。  这几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提及或者悼念他的内容并不多,这可以理解。而从非官方的视频与图片中看到,他家乡的人民,男女长幼,在他曾经生活居住过的地方,送上一束束鲜花以表哀思,不分白天黑夜,络绎不绝,已经组成了一片深秋的花海。

10月28日,南方的一位作家朋友说,她和友人准备开车去安徽合肥,为他送上一束花,从她所在的城市到合肥要驱车4、5个小时。后来听说去了还要排队几个小时才能送花进去,只好请人代送。于是在网上找了代办私人订制服务,到了29日上午,鲜花已经送到合肥红星路80号。她在鲜花上写的文字是:zongli,我们懂你。


10月29日,在网上看到一位名叫木石的作者写的一首“无题杂诗.新韵”:  无奈江河被限流,滔滔热泪洒寒秋。从今不话家国事,只向红尘打酱油。  后面还出了一幅上联,在全网征下联。上联是:鞠躬尽瘁,无奈秋风别蜀相。  我是这样对的下联:死而后已,叹息凛冬迎离人。 

...... 


百姓心中有杆秤,人们表达悼念的方式各有不同,对一些人来说,沉默,并不代表忽视与遗忘;不言,也并不代表不会悲伤。  人们怀念他,不全是因为身份地位,或者丰功伟绩,更多的是他的真诚善良,是他灵魂干净,是他人格纯粹,是他正直宽容...... 

还有—— 

他的鞠躬尽瘁,心系百姓;他的风雨兼程,踏破泥泞;他的促膝谈心,走进群众;他的死而后已,壮志未酬...... 

在社会被宏大虚无所充满时,他的一句“有六亿人月收入在一千元”,令人唏嘘,让人清醒。  在人们疑惑与迷茫时,他的“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更是犹言在耳,誓言铮铮。   “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上,又溶化于社会之中,这应当是我们这一代的共同追求。”四十年前他赠给同学的这句话,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有人说,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能与底层共情的那个人。   此时,不由想起唐朝诗人杜甫的《蜀相》、也想起现代诗人臧克家的那首《有的人》。   看到这么一句话:“有时候人们惦记一个人,或许不是因为他做的有多好,而是世道太糟糕。在这样的世道里面,不要说有什么功劳,能做到不作e,敢说一两句实话,那就是很难得了。”    而他,为了百姓福祉,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力、一直在拼尽全力......直到生命没有了气力。   

山河忽晚,人间已秋。

2023年11月2日,他将永远离开一直挚爱着、牵挂着的这个人世间,与这个世界再无瓜葛。原谅我们无法前去送别,这一天,只能遥望北方,默默地说一句: 

李先生,一路走好!
沛县论坛新版上线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