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张庄镇乔口村,千亩桃园里粉白的桃花竞相绽放,微风拂过,花瓣纷飞如雪。 4月6日清晨,种植大户魏克红带着十几位村民在桃园里忙碌着,除草、修枝、疏花,为今年的冬桃丰收打下基础。 这些看似普通的桃树,实则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果实脆甜可口,且成熟期在冬季,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特产。 然而,这一传统产业曾经陷入发展困境。“最困难的时候,每斤冬桃只能卖到3块钱。”乔口村党支部书记杨振回忆道,很多村民都动了砍树改种粮食的念头。转机出现在2023年,为了推进冬桃产业振兴,杨振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翻阅农史、走家串户、实地调研,找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品种老化、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品牌效应、销售渠道不畅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村两委积极邀请农技专家现场传授现代嫁接种植技术,对冬桃品种进行改良。魏克红向记者介绍,经过改良后的冬桃口感、品相更好,不仅个头比原来大了三分之一,甜度也提升了2度,亩产最多可达6000斤。“村里还专门设计了多款不同规格的精品礼盒包装,去年春节前,我们的冬桃礼盒供不应求,成为顾客追捧的‘新年伴手礼’。” 为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村里创新推出“党支部+自媒体”助农模式,构建起“种产销”全链条服务体系。同时定期举办电商培训班,培育本土带货主播,通过抖音矩阵精准营销,去年冬桃采摘价首次突破10元/斤。 此外,村里还整合各类资金新建排水沟渠、铺设滴灌管道、配套仓储物流中心等,积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冬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产业升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如今,乔口村的冬桃产业已带动全村10余户增收,亩均收益较传统作物翻两番,昔日的“养老树”真正变成了“致富树”。(朱芙 付国良 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