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论坛

搜索

沛县:特色农产品火爆 “出圈”,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复制链接]
新闻速递 发表于 前天 08:40|来自:中国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仲夏时节,走进沛县大街小巷,“广勤”大米、“陈油坊”葡萄、李家烧鸡、敬安辣椒……一个个特色农产品品牌正以其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独特魅力,用“特”优势创造高价值,带动全县乡村特色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品质好——从“土特产”到“名优品”

近年来,沛县着重从品质、产业、运营和推广等多方面入手,聚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矩阵,努力提升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切实将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加上优质的品种推广和先进的种植技术,让沛县农产品在市场上爆发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从小麦、水稻到各种蔬菜,从琳琅满目的水果到众多知名畜产品……每一种农产品都承载着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记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徐州广勤米业有限公司的广勤大米声名远扬,以其晶莹剔透的色泽和口感细腻,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公司车间,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生产设备,金黄的稻谷经过自动化流程处理,逐渐蜕变为晶莹剔透的大米,等待着被精心打包走向市场。“我们公司集种植、收购、烘干、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拥有国内先进的精米生产线4条,日生产能力达1000吨。”广勤米业总经理郑茂栋说。

农产品的品质决定着品牌的含金量和生命力。广勤大米之所以销量好,品质占据主导地位。从种植到加工,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科学的种植和管理,精细的加工工艺为大米的高品质上了一道“安全锁”,让每一粒大米都经过除尘、智能砻谷、多机轻碾、智慧色选等“重重考验”,从乡村田野走进千家万户。

在沛县,像广勤大米一样,诸多农产品经过严格把关控质,让“土特产”变成“名优品”,以高质量供给夯实了品牌根基,有效促进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的双向提升。

叫得响——从无人识到家喻户晓

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农产品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持续提升“身价”、扩展销路,不光得有好品质,还得“叫得响”。沛县通过品牌推广,提高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此外,沛县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产品特色、品牌自身内涵,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农产品品牌符号,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更加注重“土特产”的挖潜、扶持、包装和提升,持续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质量。稻麦产业培育了“云雪”“广勤”等优质米面品牌;畜禽产业培育了“忠意”“香道”“大屯李家”等知名畜产品加工品牌;果品产业培育了“陈油坊”等品牌。其中,“广勤”“云雪”“天马”三个品牌被列入江苏省农业品牌目录。

尝过安国西瓜的都会被那一口香脆清甜所深深折服。如此优质的农产品是如何成为千家万户的“舌尖美味”?其卓越品质与品牌的推广运营,是在市场上大放异彩的关键所在。如今,安国西瓜已名满天下,成为推动沛县农业发展的一张璀璨名片。

安国镇拥有多年的西瓜种植历史,享有“西瓜之乡”的美誉。安国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持续打响“沛公”“沛润甜源”等特色品牌,获得了“江苏省好西瓜基地”等多项荣誉。安国镇农技中心主任李正全介绍说:“好西瓜还要卖得出、卖得好。我们靠着统一技术标准和品牌运营,种植的西瓜实现从‘论斤卖’到‘论品牌卖’的质变。”目前,安国镇西瓜种植总面积达3万余亩,其中高效设施栽培区2万亩,年产值超过5.4亿元,小小的西瓜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安国西瓜为沛县农业品牌化发展提供了生动的示范样本。为了让更多的农产品被看到、叫得响、卖得好,沛县紧紧围绕农产品品牌矩阵构建、运营和推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系统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构建全方位品牌传播体系,创新营销策略,打造出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农业品牌,让特色农产品在广阔的市场舞台上绽放炫耀光彩。

“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离不开品牌形象的包装打造和线上线下的广泛宣传推介。”沛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化与农业合作交流科科长赵林表示,“我们将结合沛县的文化与产品特色,深度挖掘品牌自身内涵,加强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和推广,促进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 (彭颂珂 徐春艳 李辉)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