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论坛

搜索

汉源街道:打破旧习俗 共绘新图景

[复制链接]
新闻速递 发表于 昨天 07:35|来自:中国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5日下午,苏鲁边界省际移风易俗交流座谈会在汉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江苏沛县韩楼村、陈楼村与山东微山县佀楼村、赵庙村的村干部、红白理事会代表围坐一堂,共同见证省际接边村以移风易俗打破习俗壁垒、携手树立文明新风。

汉源街道韩楼村、陈楼村与山东省微山县赵庙镇赵庙村、赵楼村、佀楼村接壤,2000多米的边界线上,两省村民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习俗相近,交往历来密切。上世纪80年代初行政区划调整后,赵庙、佀楼、赵楼等村划归山东微山县,但几十年来,省际接边村的村民们依旧亲如一家。

多年来,沛县韩楼村、陈楼村打造“红哨梢”党建品牌,创新建立与微山县赵庙镇三村的党组织书记双向挂职制度,秉持“边界事务商量办”原则,确保两省交界村平安和谐,多年未发生一起边界纠纷。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省际边界移风易俗共性问题热烈讨论。依托长期共建基础,参会人员达成共识:建立省际移风易俗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宣传、跨区域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文明新风在边界同步落地。

“以前江苏、山东接边村通婚,常因‘习俗不一样’闹别扭,现在一起搞活动、定规矩,啥隔阂都没了!”韩楼村党支部书记魏艳梅表示,移风易俗已成为连接两省村民的最佳纽带。

汉源街道深化“让群众走进服务阵地,让服务走近群众身边”的“两个走进(近)”工作理念,在推进移风易俗实践中,韩楼村、陈楼村与山东邻村始终保持“双向奔赴”的学习姿态。

韩楼村、陈楼村定期组织与佀楼村、赵庙村的红白理事会座谈,分享“简办流程”“算账技巧”:山东邻村借鉴韩楼村的“丧事3天流程”,切实减轻了村民负担;韩楼村、陈楼村则学习对方的“文艺宣传法”,让文明理念更易深入人心。

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两省接边村还会联合举办“省际村晚”。山东梆子戏与沛县快板同台亮相,小品《彩礼风波》、快板《简办省心力》等节目,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移风易俗的道理唱进大家心里。

彩礼新风在两省接边村蔚然成风。“虽然地处两省,但人情风俗相通,现在男方送出彩礼,女方出嫁时不仅返还彩礼,还会陪上同等数额的礼金。”山东微山县佀楼村党支部书记冯建旭介绍。

魏艳梅对此深有体会,2021年女儿出嫁时,男方按当地习俗送上彩礼,她随即拿出同等礼金一起装成红包交给新人。“这既是对孩子的祝福,也尊重了男方的心意。”她说。

微山县赵庙村党支部书记宁知平对此表示赞同,他说,这种做法如今在省际接边村很普遍,既保留了传统礼仪的温度,又避免了彩礼攀比。

“我们俩就是这新规的受益者!”2024年国庆节假期,微山县赵庙村的陈晨迎娶了沛县陈楼村的马荟茹,即将迎来结婚一周年的他们坦言。

陈晨笑着说:“以前总怕跨省彩礼谈不拢,没想到现在两边规矩这么统一,几万元象征性的彩礼,媳妇家还准备添等额陪嫁,全给我们小家庭当启动资金,既没让爸妈压力大,也保住了两家的面子。”

马荟茹说:“比起以前听别人说的‘彩礼越高越风光’,现在这样更实在,把钱花在过日子上,比互相攀比强多了,亲戚们都夸我们俩懂事。”

在韩楼村,55岁的刘兆会和胡金梅夫妇是“零彩礼”的典范。30年前,两人一见钟情,谈婚论嫁时主动提出“不收彩礼、婚事简办”,尽管当时不少亲友不理解,但他们用幸福生活证明了选择的正确。

如今,他们的女儿即将在国庆期间出嫁,一对新人明确表示要继承父母“零彩礼”的“光荣传统”,得到了双方亲友的一致赞同。

为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韩楼村、陈楼村联合佀楼村、赵庙村等接边村建立“红白事报备联动机制”:无论江苏村民娶山东媳妇,还是山东村民嫁江苏女婿,两边村干部、理事会都会提前对接,全程跟踪服务,及时提醒简办要求。

每天,韩楼村方言广场的红底白字“婚丧标准”黑板报前,总会挤满前来查看的村民。这是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征求全村意见后定下的“铁规矩”,每一条都精准戳中村民“怕攀比、怕铺张”的心事。

宁知平说,如今“按规矩办”已成为两省接边村的新风尚,村民办红白事,都会主动到村委会查标准、找理事会帮忙。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连日来,冯建旭和宁知平带着各自村民来到汉源街道韩楼村广场,参与省际接边村国庆汇演的筹备排练,大家载歌载舞、笑声不断。“以前总觉得‘江苏村’‘山东村’隔着省界,凑一块儿排练才发现,不管是敲腰鼓还是唱山歌,节奏和心意都能说到一块儿!”来自山东佀楼村的村民张桂兰擦着额头的汗,手里还攥着腰鼓绸带,笑得格外开心。

从破除“边里边外不通婚”的老观念,到搭建省际协作平台;从互鉴简办经验,到定“铁规矩”打破“面子关”;从“零彩礼”传为佳话,到“省际村晚”推动文化相融,苏鲁边界接边村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用实际行动绘就了边界和谐、文明进步的新图景。

汉源街道党工委书记袁永说:“我们深化‘两个走进(近)’——走进群众需求、贴近省际实际,邀请山东邻村共办‘百姓村晚’,正是延续‘红哨梢’党建品牌优势,以‘红哨’为引聚民心,让两省村民共享红利、携手迈向美好未来。”(李薇薇 姜琪 程瑛)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